己手上竟握着一块帕子,惊讶之余忙打开来看,上面写着几行字,分明就是梦里那个老神仙最后对他的提示。
    同一时间,宫外的子画睁开了眼,刚走下床,旁边的安熙宁就凑了上来:“子画,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子画拿过递来的茶杯喝了一口,自负道:“本仙出手,还会不成?”
    ☆、第40章 登高
    明德帝坐在御书房中,对着手中的帕子若有所思,正沉吟间身边的大太监福全走了过来,在旁边轻声道:“陛下,太子和钦天监正求见。”
    这钦天监正乃是专司天时星历的官员,平时也负责替皇家人解梦定命,因而明德帝在今日召了他过来。
    “让他们进来。”
    福全出去通传,不久太子与钦天监正就进了来,见过明德帝后分别被赐坐于两边。
    太子先开口道:“父皇,儿臣今日观您气色比前几日要稍好些,可是不再被噩梦所缠了?”
    明德帝心情好转,加上面对的又是喜欢的儿子,因为面色随和道:“昨晚仍是被噩梦所扰,但却在梦中受到了高人指点。”
    “受何指点,父皇可否告知?”
    明德帝不答,转了目光看向钦天监正:“诸葛爱卿可为朕解一梦?”
    钦天监正离位恭敬道:“皇上请说,微臣定当尽力。”
    明德帝回想一番道:“昨夜朕入眠不久,便梦见一条巨蟒要将朕吞食,幸被一白须老者所救,那老者广袖宽袍,仙风道骨,踩云而下后出手将巨蟒制服,救了朕一命,后来朕想请他帮忙祛了这梦魇之症,他却道无能为力,反而给了朕一块帕子,上面题了首诗,惊奇的是,朕醒来后,手中竟会握着梦里提诗的帕子,你说这是何解?”
    钦天监正接过明德帝递过的帕子,看了半晌后喜笑颜开道:“启禀皇上,这恐怕是哪个过路神仙给您的指示。”
    明德帝来了兴趣,马上追问道:“此话何解?”
    “皇上,这帕子里隐含浩然正气,并非什么邪祟之物,再结合皇上所说的梦境,微臣斗胆猜测是那老者替您祛除梦魇来了,这也是皇上您洪福齐天,连仙人都来相帮。”
    太子闻言,好奇道:“诸葛大人,不知这帕子中的诗何解?”
    “回太子殿下,这诗中的前两句是凭栏登高处,白衣救命人,因是说皇上会在高处遇到一个白衣人,该人会帮皇上解了这梦魇之症,但这后两句姻缘天注定,不可逆时为,恕微臣才疏学浅,一时不能参透。”
    明德帝一摆手:“后两句无妨,只要能帮朕去了这梦魇之症,朕这心也就安了。”
    “父皇说的是,不知诸葛大人可能算出这白衣人什么时候会出现?”
    “禀殿下,微臣算不出。”
    “无妨,”明德帝招来福全,“传朕旨意,若能治好朕梦魇之症的人,朕不但赏他黄金千两,更能无条件满足他一个要求,至于那个白衣人,铭儿你派人私下寻访,务必找到。”
    “儿臣遵命。”
    御花园中,春枝扶着贤妃走在小道之上,两旁的梅花盛开,因为昨晚下过雪的原因,一片的艳红上压着层雪白,对比鲜明。
    “娘娘,奴婢听梁公公说皇上昨晚做了个梦,梦里有神仙指点,让皇上在高处找一个白衣人,到时就能替皇上解了那梦魇之症。”
    贤妃手中的梅枝应声而断:“梦里有神仙指点?高处的白衣人?呵,这世上哪这么多的神神鬼鬼。”
    “娘娘慎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奴婢还听说皇上现在已下了圣旨去寻访民间能人,若能治好皇上的病,还能满足一个要求呢,娘娘您说,会不会真有人能看出是我们下的……”
    “闭嘴,”贤妃厉声打断了春枝的话,“连宫中太医都看不出,本宫就不信民间那些草头大夫能看出,至于什么白衣人,本宫也绝不会让皇上有机会看到。”
    春枝连连称是,在贤妃的瞪视下扶着她向园中的亭子走去。
    明德帝的圣旨发出后,来揭榜的人倒不少,只是却无人能解了他的病症,明德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是寄希望于白衣人,只是太子这边迟迟没有消息传来,纵是焦急,也只能耐心等待。
    日子就在明德帝的期盼中匆匆而逝,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宫中在除夕夜要举行团圆宴,安熙宁虽想与子画一起过,但无奈自己有任务在身,也只能动身进宫。
    天气寒冷,空中飘起了雪花,踢踏而行的马车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马车里因为烧了暖炉,又有厚厚的棉帘阻挡了外面的寒风,因而暖暖哄哄,十分舒适。
    安熙宁无骨头似的赖在子画身上,双臂张开将他圈在怀中,嘟囔着问:“子画,贤妃给父皇下的药真的如此厉害,让太医和民间招来的大夫全都看不出半点迹象?”
    子画正拿着一本书在看,闻言漫不经心道:“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在你父皇身上下了障眼法,一般人都看不出来。”
    “待会我怎么将父皇引到镇国塔上去?”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安熙宁不满,这可是关乎他俩一辈子幸福的事了,回答怎么能这么敷衍了事,于是他一把将子画手中的书抽出,还煞有其事地道:“子画,在颠簸的马车上看出会对眼睛不好,我先替你收起来。”
    子画皱眉拒绝:“你先还给我,让我看完下面一章。”
    安熙宁自己就不是个爱读书的,对这种求知若渴的心情全然不解:“这书有什么好看的,不看完下一章就如此让你惦念?”
    子画郑重点头:“很惦念,下一章正是重点。”
    安熙宁好奇了,拿出手中的书来看,只见封面上写了“还魂记”三个字,大略翻看里面的内容,无非就是“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书生中状元”的故事,而这本书正是街边小摊上一个铜板一本的流行小话本。
    “子画,你竟然在看这种东西。”
    子画从安熙宁手中夺回书本,一边认真地翻到刚才没看完的部分继续往下看,一边一脸淡定道:“我让小砚台替我买的,看完几本了,还挺有意思。”
    说完后想了一下,转头看安熙宁:“我觉得这些小画本里的桥段挺有意思,甚至可以借鉴一下。”
    安熙宁嘴角抽搐:“怎么借鉴?”
    “我上上本看到的就是一个贫家女子救了皇帝,后来当上皇后的故事,虽然不合历史,但有些法子用在我们身上也未尝不可。”
    安熙宁有股不好的预感,心中警铃大作,艰难到:“子画,那这次的计划,你不会也是从那本话本里学来的吧?”
    子画投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安熙宁心如死灰,他的终身幸福啊,为什么会有种成为子画试验品的感觉。
    子画在进宫之前便下了马车,安熙宁则独自去赴宴,宫里的除夕宴,与其说是团圆,不如说是一种仪式。
    各个妃子,皇子和公主分别过来给皇上和皇后行礼,祝贺新年,随后就要观看由太常寺卿安排的傩舞,这是大夏朝自建国以来的规矩,也是皇室对神灵的敬畏,以祈求来年能够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强。
    锣鼓敲起时,只见五个头戴鬼面,身围红、紫、绿、灰、黄五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花布鞋的小鬼上场,绕着场上几圈,耀武扬威,然后青面的判官上场,头戴插翅乌纱帽,身穿大红紫金袍,脚上一双厚底长皂靴,左手持玉板,右手持宝剑,前有侍卫开道,后有黄罗华盖,一步一趋地走了出来,将嚣张的小鬼一一制服。
    安熙宁看的漫不经心,任凭谁同一个节目看上二十年也会厌烦,更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他完成。
    傩舞结束后,明德帝赐宴清乾宫,众人入座后宫女太监们便开始忙碌来来,一道道珍馐上来却无人肯顾忌,他们虽身为明德帝的妃子儿女,但有些人一年到头也难见圣面一次,因而每人都想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表现一番,以得到明德帝的赏识。
    在考教完各皇子的学业后,四皇子站出道:“父皇,儿臣听闻今晚京城夜不闭市,热闹非凡,百姓都在评说是父皇治国有方,才能创出这盛世繁华。”
    谁都喜欢听好话,明德帝也不例外,当即便放声笑了起来:“齐儿真会说话。”
    “父皇,儿臣说的可是实话,不信您去宫外听听,都是说您英明的呢。”
    明德帝又笑了起来,安熙宁趁机站起道:“父皇,儿臣也听说今晚满城灯火,还要举办烟花大会,定是举城同庆,父皇和母后可愿意前去观赏一番?”
    明德帝还未出声反对,二皇子就站了出来:“五皇弟,宫外人多嘴杂,父皇若是出去出些什么意外,谁来负责?”
    “哲儿说的是,”贤妃接道,“陛下还是要以自身安危为重,烟花什么的宫里也有,就不用去凑民间的什么热闹了。”
    明德帝也有些犹豫,安熙宁见状道:“父皇,我们可以到镇国塔上去观赏,登高临下,满城繁华尽收眼底,不但可赏烟花,还可以去看看父皇您创下的盛世荣华。”
    登高!一句话引起明德帝与贤妃纷纷向他看来。
    ☆、第41章 寻找
    安熙宁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不动声色道:“父皇,儿臣可有说的不对?”
    明德帝抚须而笑:“没什么不对,朕只是想起好久没去镇国塔了,正好今晚去一次,也好看看朕治下的康平盛世。”
    皇后在旁点头附和,贤妃却慌了神,忙起身道:“陛下,万万不可。”
    话音刚落,明德帝带着疑惑的眼神便瞟了过来,贤妃自知失言,脸红了红,缓声道:“陛下,臣妾的意思是今夜已经晚了,再去镇国塔怕是不方便,不如皇上在宫里也备一场烟火,这样臣妾们也好跟着热闹一番。”
    “不必如此麻烦,朕难得好兴致,去镇国塔守岁也好。”
    “陛下……”
    贤妃还待再劝,就被皇后打断:“陛下,贤妃妹妹说的也有些道理,这宫里也确实该热闹一下了,不如……”皇后话未说完,就看到安熙宁在下面朝他做鬼脸,犹疑片刻后改了口:“不如今晚先去镇国塔,元宵那夜再在宫中办场烟火会,陛下您看这样如何?”
    “甚好,梓潼果然深得朕心,不过贤妃说的也甚是在理,要不这样,梓潼与几个皇儿同朕一同前去镇国塔,其他人可先行回去休息。”
    众人称是,唯有贤妃暗恨不已,失去了伴圣驾的机会事小,若明德帝去了镇国塔后真遇见了什么白衣人,岂不是要糟?
    临出殿门前她向二皇子递了个眼色,二皇子会意,招来身边的侍从吩咐道:“你现在出宫,带上几个人将镇国塔附近穿白衣的人通通给本殿下先抓回来,万不可出现在皇上面前,若有闪失,本殿下拿你是问。”
    “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负使命。”
    夏朝民风向道,人人敬畏神明,尤其是皇族中人,对鬼神更是忌讳,不但在前朝设有钦天监以推算历时天法,在宫内更建有镇国塔,里面供奉天道尊师,以祈求他们保夏朝万世长安。
    镇国塔建在皇宫中的东南角,与宫外只有一墙之隔,据说这是龙脉兴起之地,安熙宁随着明德帝,就见一座玲珑高塔矗立面前,层层飞檐下挂上几盏明灯,将镇国塔在黑夜里照得越发神圣不可侵。
    明德帝让大部分侍卫守在了塔外,只留下皇后,几个皇子自己身边的近卫跟着,进入塔内,安熙宁太眼四顾,只见环形的墙上都雕满了道像,有的神情肃穆,有的怒目圆睁,一道弧形长梯通向上方,明灭昏黄的灯火下神秘又威严。
    一行人拾级而上,来到了顶层的平台上,明德帝与皇后并肩而站欣赏塔下的风景,安熙宁则躲到去寻找子画的身影,结果看了一圈都没发现,正纳闷间,二皇子走了过来,靠在他耳边轻声道:“五皇弟,你这是在找谁呢。”
    安熙宁拉开一点距离,假笑道:“二皇兄说笑了,我哪有找什么人,只是好久没来镇国塔,难得上来一次,当然要四处转转看看。”
    二皇子弹弹衣袖,眼角一点揶揄:“为了父皇的安全,皇兄我已派人将附近的闲杂人等通通给请离了,若五皇弟真是找人的话,恐怕要失望了。”
    安熙宁的心往下沉了沉,但转念一想,子画并非常人,就算他二皇兄本事再大,恐怕也拦不住他,最后气的反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