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多养鸭子……
    结果,才过了半旬,蝗灾便起,鸭子大军就成了大功臣了!
    这消息口口相传一出,再有《灭蝗图》上为了让民众更容易接受,硬是将“无植皮□土地更适合蝗虫繁衍”这一点,弄成了什么索取无度天地惩罚的说法,给民间一传,又闹出许多因果报应之说——
    于是捡了鸭蛋居然不是吃掉,而是送回当地军营的,又或者是昧下一个鸭蛋,孵出来后,养大繁衍出好几只,却给军营送回最大最肥两只的……
    居然多得不可思议。
    甚至连对皇帝对北方外族用兵征战的说辞,都仿佛换了一套,什么穷兵黩武都见鬼去了,倒是那“当今圣明,得天眷顾,连带得军士福泽也能润及万民”的说辞,日渐广为流传。
    太子奏与皇帝时,十分欢喜:“民心可用。”
    又可惜:“虽然蝗灾已过,但来年也不知如何?往年攒下的钱粮又几乎用尽了,却不是用兵的好时候。”
    皇帝斜睨他:“得了吧,你不是最见不得流血大战的吗?当我不知道每每对着战亡统计心疼抹眼泪的是谁哪?”
    太子浅浅微笑:
    “阿父难道不心疼?那些将士于儿臣不过是素未蒙面的数字,于阿父却是可同吃同睡解衣推食的同袍呢。只不过阿父性情刚毅,不似儿臣易感易伤罢了。”
    皇帝打了个呵欠:
    “不管将士平民,总是我柴氏子民。你是储君,日后的天子,为自家子民殒命落几滴泪也没什么。只记得仁而不弱也就是了。
    不说那些儒生爱咧咧,你阿爹也总说马上打天下、仁君治太平,我和你阿爹打下的太平盛世,只需要有个仁厚君王接手,却不需要再来个和我一般的皇帝——
    这话我不会忘记,你只要也别忘了仁中有刚,牢记‘天子守国门’五字,不和那外族玩什么和亲妥协,别白瞎了我和你阿爹多年征战的心血,也就够了。”
    当今皇后膝下并无嫡子,皇帝却有四子。
    太子之所以是太子,却并不局长,排行仅为第二,不过因着长子体弱,又敦厚有余,却不堪为君,皇帝方才将目光往后看。
    又巧得很,当年正好皇后因重伤迁往后方修养前不久,太子亲爹也一病没了,那时候太子不过是个再半月才能抓周的稚儿,皇后看他可怜,又加上养伤无聊,就将他养在身边——
    一直没记在名下,却也是半个嫡子。
    如此立太子时,勉强也算是立嫡了。
    只可惜,太子与太子君虽说恩爱有加,却一直没能生下个小子来,唯一一个孩儿,聪慧是聪慧,在皇帝跟前的脸面也确实大到能扯断他一把胡须还被夸赞“我家麒麟儿”的程度,只可惜,是个小哥儿。
    而太子长兄,受封淮阴王的大皇子,却已经有四子二儿,其中三个乃是嫡子,还有一个嫡哥儿。
    还有两个弟弟,幼弟四皇子已经有了嫡子,大弟三皇子虽一口气连得了三个嫡哥儿,却是最肖似皇帝的。
    如此这般,太子纵是和皇帝亲厚,也未必不忐忑。
    皇帝看得明白,他原待不管——
    他阿父,本朝太祖皇帝,就也没管过他们兄弟之间的事儿。
    只不过皇后也说了,这储君嘛,娇养得为他将手杖上的每根刺儿都削平了且不必,但用自家兄弟做磨刀石,却也不行:
    “你当我看你一个接一个皇子的生是很舒服的事呢?
    好难得得了四个儿子,当皇帝的只需要小二一个,其他三个也没得磨刀磨废了的道理。
    便是不需要他们上阵兄弟兵了,好歹给小二做一二臂膀,也免得我那些日子白忍过三遭——
    总是你的骨肉呢!”
    于是皇帝只好不管也管了,好歹先和太子把话挑明,也让他定一定心。
    果然太子听了这一席话,虽然军国大事依然事事禀奏,却不再事无巨细样样请示,能拿主意的都先拿了主意,一边处理了再一边回禀,如此这般,应对起诸如蝗虫之类的天灾人祸,越发得心应手。
    再加上皇帝早被皇后劝着准备了,这一场初成势时就铺天盖地,经年老吏估摸着该不逊色多年前席卷了三路十九县的那一场大灾的蝗灾,居然不过三两县地,就给鸭子吃得溃不成军。
    虽然各地蝗虫都还有,但鸭子一直吃着,有鸭神将军撑腰的百姓胆子打起来之后,也敢参与捕杀,虽然总要先进献于鸭神之前,但或烤或炸,祭祀完后自吃,竟也又是一道美味。
    ——果然除了阴阳雌雄的表现方式略奇葩,历史进程也迥异之外,此处依旧很具有大天朝特色:例如无所不吃。
    宫十二看着宫学岭等人手里一人一盘子的炸蝗虫,呲了呲牙:
    居然连小栓子,甚至陶弃几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这丑兮兮的东西能有甚好吃?还不如吃炸虾呢!
    小栓子笑眯眯塞了一只到宫十二嘴里:
    “阿哥吃,这天鸡可比虾子好吃多啦!”
    可不是么?白水河纵然不干涸的时候,里头的虾子也不过寻常河虾,每每不注意多在清水里头养几天,还要多点儿泥腥味儿。
    但这炸蝗虫——
    系统君特意提供的菜谱,乃是将之去掉小刺脚与翅,用浓盐水清洗,而后以酒、盐、糖、茱萸等物稍作腌制,再裹了蛋液滚了细玉米粉后才下锅炸的。
    如今日子好过了,宫十二那《灭蝗图》更是起了大作用,哪怕楚铮进书、皇帝备下鸭子大军逞威风的时候,都没特意提到吕家功劳呢,这眼看着蝗起而为成灾,吕家长辈们想着是活了百姓千千万的好事儿,对孩子们各种蝗虫吃法的折腾也都配合得很,宫阿爹等人偶尔还爱惜物力,不太舍得拿那许多好料处理蝗虫,宫且明索性手一挥:
    “能带着大家逮蝗虫、吃蝗虫可是大好事,哪是点儿盐啊油的能衡量的?只管吃,只管一边赶鸭子一边吃,吃得越有花样、越香甜才好呢!”
    竟是由族里供应材料,让系统君的各种香炸蝗虫、红烧蝗虫等等菜谱都有了充足的配料——
    这般做出来的,能不好吃?
    饶是宫十二这样吃过各国美食的挑剔人,都要赞一声:“确实比河虾美味!”
    于是抛开那点子膈应,加入宫学岭小栓子等大小娃娃们的抢吃行列,抢得几个大小子好不可怜也!
    于是,那一边,是热热闹闹的鸭子大军浩浩汤汤地扑杀蝗虫,什么大鹏展翅恨天低,什么尖喙斜啄破层泥,还有两三只配合得极好得:
    一只展翅先飞,另一只顶了第三只也奋力跃起,第三只在踩着的那只力弱欲降之时跃起,在先飞的第一只身上一踩,翅膀一扇,竟足足飞出有一丈来高,嘴里头扑食的同时,俩翅膀也扇下俩大片,正好落到已经落地的两只嘴里!
    鸭神将军们吃蝗虫的招式各种威武雄壮不解释!
    而另一边,则是宫十二宫学岭等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什么香酥油炸的蝗虫嘎巴嘎巴往嘴里头塞,边吃也不忘举着网兜捕捉:
    “多扑点儿啊!今儿下了好些鸭蛋,回头裹了蛋液炸,更是——”
    更是什么没有说,但吸溜口水的声音比千万句形容更能打动人心。
    只闹得原本还对蝗神心有畏惧的也勇敢了起来——
    鸭神将军更神勇,我等屁民还是果断站到胜利者一边吧!好歹鸭神还给鸭蛋吃,蝗神却要吃粮食的。
    只闹得原本对蝗虫味道不甚在意的富足人家也好奇了起来——
    实在香得很,纵然不需靠蝗虫果腹,也别做个没尝过美味的乡巴佬不是?
    于是灭蝗行动最给力的,就是永乐镇,并永乐镇周围一带。
    朝中那等会说话的,都说那是天子龙兴之地,上天眷顾之故,皇帝只是“呵呵”,笑而不语。
    吕家,桥下客,到底是怎样的人家,怎样的人才呢?
    ☆、秀才
    楚铮一袭素色锦衣,却不掩风流。他斜斜倚在软枕上,一手托着一个白玉茶盏:
    “吕家人丁兴旺,也不是个个都十分出色,却难得个个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齐心协力,捱得住寂寞清贫,但愿也能始终享受得起热闹繁华……
    桥下客倒是神秘得很,吕氏本是地里刨食的人家,后又是两百多年将门,眼下的子弟,看着似乎文武双修,也一个个坚定了科举晋身,却多是武比文强些。
    纵是那个考了举人功名、又一直在村学里头教书育人的,看着也实在不像是能画出《灭蝗图》的——
    或许桥下客不是一人,而是一族?”
    他在正殿之上,对皇帝十分恭敬,句句称臣。
    但到了后殿之中,当着皇后之面,却又十分随意。
    连话都说得很随意,无端的猜测也能出口。
    他随意说着,皇帝也就随意听着:
    “似乎很不错的人家,可惜我又不好细打听,又不好强征召——
    对了,听说还有个很可爱的小朋友?”
    前朝皇帝深宫闭塞、消息不通,最终落得个由得臣工操纵,臣下想让他听到什么才能听到什么,臣下不想让他知道的,号称天子之尊,也不过是瞎子聋子而已——
    本朝太祖有鉴于此,特特加了一队天子亲卫,专司情报收集、通达圣听之用,因此卫服饰绣有飞鱼图案,该卫又称飞鱼卫。
    皇帝的耳目很灵通,当然他不至于多疑到要飞鱼卫监视楚铮的地步,但飞鱼卫说是天子亲卫,却是无处不在,楚铮每每离京,途中诸事总有飞鱼卫留意,却也是保护之意——
    顺带取点儿有趣事儿,来给天子夫夫消遣。
    关于这些,皇帝没瞒着楚铮,楚铮也不在意。
    无不可见人事,自然不惧磊落人前。
    只不过这个“很可爱的小朋友”嘛……
    楚铮一想起宫十二,就不禁又是头疼,又是想笑,偏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宫十二、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和宫十二相处那几天发生的事儿,只得含糊道:
    “那确实是个很有趣的少年。可惜竟不肯以武艺晋身。”
    皇后也是个多年马上征战的,闻言坐直了身子:
    “那娃娃听说比你都要小几岁,身手真那么好?”
    楚铮叹息:“可不是。我素日以为自己也挺不错的了,却不过坐井观天。”
    皇帝将剥好的瓜子凑了满满一小碟,推到皇后面前,却不赞同他这话:
    “你与阿丹和我学的是万人敌,何必和一匹夫争长短?”
    皇后一口气吃了半碟瓜子,又将手里剥着的橘子塞了一瓣到皇帝嘴里,挑眉哼笑:
    “你又知道人家就是一匹夫了?吕家子弟万人敌的时候,你我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皇帝倒不和他争这个,只是笑着吃下橘子,又继续剥了半碟瓜子,却不肯再剥:
    “可别吃上火了。”
    皇后打了个呵欠,又懒懒靠回软枕上,冲另一边的楚铮八卦:
    “听说那娃娃还瞧上你了?”
    楚铮失笑:“您怎么也跟着人云亦云了?那才丁点大的孩子,就知道什么瞧上瞧不上的?不过是初见面的时候闹了点小误会,小孩子脾气,闹点儿恶作剧罢了。”
    皇后眨了眨眼,阿铮给闹得啃了一嘴泥,最心爱的马儿给编了不知道多少麻花辫……
    都只是闹点儿恶作剧吗?
    看来对那娃娃果然不同寻常呢,却不知道是怎样的孩子?
    楚铮喝了一口茶,想起宫十二对“茶”的嫌弃,又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那么,现在被这样惦记着的宫十二,到底在干什么呢?
    蝗灾大抵控制住了,蝗虫却还没彻底消灭,宫十二自然还走在鸭神大军的最前沿啦!
    可别说,宫家少年们在美食的刺激下,捕捉蝗虫的效率可不比鸭神大军差多少,宫十二更是其中佼佼者——
    他同一时间段捉到的蝗虫,足可以吃撑上百只鸭子。
    只不过数量比鸭神大军少太多,总数不免不足,却不是宫家少年们能力不够,实在是客观所限,再怎么人丁兴旺的人家,也不可能有鸭子的繁衍能力啊!
    特别是,当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