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的江右军自江西沿彭泽、马当一线东下,锋芒直指南京;李宗仁则率领以第七军为主力的江左军自鄂东向安徽的安庆进迫。驻守安庆、芜湖一带的孙军,是从赣北败逃回安徽的安徽省长陈调元部。陈早已秘密与北伐军联系,现在李宗仁率部进迫,就于3月4日在芜湖正式宣布附义。随后,皖军王普等部也先后附义反正。这样,第七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安庆和省会合肥。接着,李宗仁移兵皖北,进迫津浦铁路南段,威胁南京、上海。驻守南京、上海一带的孙军和张宗昌的直鲁军见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纷纷向皖北后撤。3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整个上海被工人武装占领。白崇禧指挥的东路军第一纵队由龙华进入上海。23日,程潜的江右军攻占了南京。到此为止,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统一在国民政府的旗帜之下。
3月18日,李宗仁到武汉开会后乘轮东下,抵达安庆。次日,武汉国民政府代表郭沫若、朱克靖便也接踵而至,并随身携来了委任状与大印一颗,以武汉国民政府名义委李宗仁以第七军军长身份兼安徽省政府主席。但李宗仁对武汉方面已有隔膜,便说:“我是个统兵的人,政治非我所长,实在不能兼顾安徽省政,希代转请中央另简贤能充任。”谢绝了武汉政府的这一任命。3月20日,在郭沫若等离去不久,蒋介石亲自从九江乘军舰来到安庆,同样带去了任命李宗仁为“安徽省主席”的手令。当他得知李宗仁拒绝了武汉方面的委任后,大为满意,笑着说:“你不高兴他们的作风,不接受武汉政府的任命,我现在来委你作安徽省主席吧。”李宗仁先还借故推辞,蒋看出了李的意思,连声道:“做安徽省主席你最适当,你最适当,你现在不能分身,可以随便找一个人暂行代理。”言下,安徽从此可由李任意支配。以后,安徽果然成了新桂系的领地。
在向长江下游东南诸省进军的战役中,第七军虽然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战斗,并非此次战役主力,但它进军安徽,促使安徽孙军投诚,并进迫津浦铁路南段,威胁南京、上海一带的孙军和直鲁军的后路,迫使敌人后撤,这就有力地策应了江右军和东路军在长江下游的作战。
“小诸葛”的奇兵与险招(1)
白宗禧随北伐军总司令部从武汉东下,进军江西。9月中旬,北伐军中路第一、六两军曾乘虚攻入南昌,但被孙军反扑失利。第七军入赣时,正是北伐军前锋不利之时。李宗仁率部连传捷报,蒋介石于是在高安亲自指挥,再次向南昌反攻。10月中旬,第一、二、三军强渡赣江,将南昌合围。蒋介石甚至亲上前线,在南昌南门外鼓励士气。白崇禧看到,南昌城墙坚实高峻,北伐军屯兵坚壁之下,背水作战,已犯兵家大忌。武昌攻城战殷鉴不远,所以他极不赞成围城之战。但蒋介石坚决主张爬城硬攻,他也无法阻挠。于是秘密命令工兵在赣江上游搭建两座浮桥,以备军用。第二天夜间,北伐军因已连攻两天,正退下来作下一步攻城准备时,城中敢死队从南昌城下水闸中破关而出。两军黑夜混战,喊杀连天,秩序大乱。北伐军攻城的第六团被孙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北伐军只好往后撤退。蒋介石、白崇禧都在前线,但黑夜之中,指挥困难,情势非常危急。蒋介石几次拉着白崇禧的手,连连问道:“怎么办?怎么办?”白崇禧此时还有点镇静,下令全军沿赣江东岸南撤,到上游由浮桥过江。第一座浮桥上很快挤满了大兵。白崇禧再命传令兵沿途通知撤退部队的官长,告诉他们上游还有一座桥可以渡江,军心才得安定。大军在黑夜中安全退往赣江西岸,尽管此战败退,好在损失不大。
南昌撤退后,北伐军暂时休整,检讨前一段进攻江西各战役的得失,感到通讯不灵,各军彼此联络较差,导致各自为战,这不利于进取。于是调整部署,重新拟定肃清江西计划。这时,王家铺捷报传到,蒋介石即派白崇禧到第七军去慰劳,并商讨新的战略。11月上旬,江西战事就基本结束了。
以何应钦为统帅的东路军在东进途中遭到孙传芳所属浙江孟昭月部的顽强抵抗,在浙江兰溪、桐庐等地连遭挫折。浙江战事的不利,不仅直接影响江西大本营的安全,对江右军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蒋介石对此非常着急,他在接到战报后,迅速将白崇禧召来。
在南昌总部东花厅内,蒋介石一边将情报递给白崇禧,一边说:“东路军在浙江已遭受失败,势不能久等。浙江战事不利,不仅江西大本营根据地受影响,且使江右军也受威胁。东路军非兵力不足,乃系指挥官指挥不当,你我两人应前去一人。”
听话听音,白崇禧知道蒋是想要自己去,他一扫眼看过情报,便主动表示说:“总司令是全军之统帅,岂可往局部指挥,如总司令不以我才能浅薄,我愿前往东路服务。”
蒋介石听白崇禧如此表白,非常高兴,但以什么名义出征,却费了一番周折。因为东路军已有总指挥,为了便于作战,所以在总指挥部下又设前敌总指挥部。蒋介石为此事问白崇禧有何意见,白慷慨回答说,为了革命,任何名义都在所不计。蒋介石于是在3天之内为白崇禧成立了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任命白为前敌总指挥,调总部参谋处长张定璠为参谋长,总部机要秘书潘宜之为政治部主任。
北伐军占领江西后,因伤亡较大,急待补充。这时,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刚好毕业,开到南昌。蒋介石即将白崇禧率军俘虏王良田、李彦青、杨赓和三个军所得的枪支分发给这批学生,编为第十三军,任命白崇禧兼军长。可惜当时白崇禧实在无暇兼顾,后来改派熊式辉接任。李宗仁在九江听说白崇禧要披挂上前线,欣然从第七军中拨出4团人,给白崇禧作基本队伍。但白崇禧考虑到,第七军在江西境内一共才只有9个团的兵力,拨去四团人,李部的力量明显减弱,不利于作战。在白崇禧看来,战斗中的兵力合则坚强,散则脆弱,4个团的兵力对他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对李宗仁则大有帮助,他不能削弱李的力量,便谢绝了李的好意。所以,除李宗仁原先派给白崇禧的黄瑞华卫队300余人及重新编成的21师外,白手中其实也别无其他新的队伍。好在蒋介石为掌握江、浙两省军事,并表示对白崇禧的信任和倚重,已经下令,由何应钦调嫡系部队的薛岳、刘峙两个师交白崇禧指挥,从闽、赣分途入浙。加上李明扬等部,白崇禧的队伍也相当整齐了。
“小诸葛”的奇兵与险招(2)
白崇禧发表为前敌总指挥之后,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以及朱培德、唐生智等主要将领在南昌为他饯行。白崇禧因为信奉回教,且因他8岁在私塾读书时,孔子诞辰日同学们饮酒庆祝,他喝得酩酊大醉,一晚毫无知觉,事后被母亲严厉告诫,从此滴酒不沾。但这天因众人热情招待,他上阵之前也豪兴大发,喝光了一瓶白兰地,破了酒戒。
前敌总指挥部成立后,白崇禧率部于1927年1月底进入浙江。出发前,白收到自武昌发来的电报,说其妻马佩璋将由武昌动身前来南昌。但是前线战事紧急,岂能顾得儿女私情?白不敢久等,便带队出发了。等到其妻到达南昌时,白崇禧已在奔赴前线的征途上了。蒋介石知道后,有些过意不去,特意打电报给白说:“兄出发之次日,嫂夫人即前来。夫妇不能相见,此中正之过也。”
白崇禧率部由南昌出发,经上饶、玉山到达浙江常山。白到常山前,前方败军已有部分散兵退抵常山,白崇禧为了虚张声势,沿途拍发电报到常山,表示大军不日到达,下令常山县政府封2万人的船以备军用。白抵达常山时,县长亲自出外封船还未回来。
白崇禧在常山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到衢州,召集团级以上干部训话,勉励他们努力作战,然后进行作战部署。这时,何应钦发来电报指示,要白崇禧退守仙霞岭的常山、江山,等到他在福建解决周荫人后,再会师进攻,以免被孟军各个击破。白崇禧接到电报后对当前军情进行研究,觉得南方部队宜攻不宜守。攻则气盛,守则气馁。还没有作最后的决定,又接到蒋介石发来的电报。蒋指示说:“衢州为战略要点,战守由兄自决,中不遥制。”何应钦要白退守,蒋介石要白自决。此时,先期进入浙江的第二军(代军长鲁涤平)作战失利,急待救援。白崇禧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不退不守,采取攻势前进。这时21师已从后面赶来。为了迷惑对方,白崇禧将21师及原先退下的部队由江的左岸调到右岸,故意在白天行军,让孟昭月的谍报人员知道,以为北伐军的重点在右岸,孟果然上当,也将他的队伍向右岸移动。行至兰溪,白崇禧又将右岸的队伍于夜间秘密调回到左岸,右岸仅留薛岳一师及李明扬新编的独立团,命令他们在游埠方面牵制敌人,如果孟军来攻,务必死守。当孟昭月侦知白崇禧军的重点转移,已来不及渡江。而此时白部已向桐庐、浪石铺孟军军前渡河,白崇禧亲率预备队两团人,强行军连夜经凤山庙进入新登,直捣孟昭月在新登的总部。孟昭月此时再也来不及调军保卫与阻击了,只好连夜撤退到杭州。在新登俘虏了孟的一名副官,白崇禧令其持白的名片,回去见孟昭月。孟昭月已失去斗志,知道杭州一定守不住,马不停蹄撤到上海。这样,白崇禧便占领了杭州,浙江得以平定,鲁涤平军终于转危为安。
北伐军进入杭州,工农群众箪食壶浆迎接革命军,送医送药,无比热情。孟昭月退回上海后,张宗昌派他的部将毕庶澄第八军前来援助。孙传芳早已胆寒,他打给毕的电报竟说:“遍山遍野所发现的民众大都是赤军之便衣队居多,务必小心。”所谓便衣队,其实是散布山岭之间欢迎北伐军的老百姓。毕庶澄不知道北伐军已占领杭州,兼程赶来。刚进入浙江境内,即碰到在此等候的白崇禧军。毕军长途远涉,汗流浃背;白军以逸待劳,毕军几乎没有怎么还手,就被击溃,逃到上海。
白崇禧攻下杭州半月后,何应钦部才由福建开来。下一步的作战目标便是上海。进攻上海之前,何应钦在杭州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人员只有苏俄顾问蔡巴诺夫与白崇禧及各军师长。蔡巴诺夫主张杭州由少许部队留守,主力绕长兴、宜兴出武进(常州)、吴县(苏州)、昆山,切断京沪铁路,断绝上海的外援。白崇禧除了认为蔡巴诺夫的意见可行外,还主张分一部分力量沿沪杭铁路挺进,因为北伐军已占领嘉兴,正准备前进。蔡巴诺夫因为听说齐燮元与孙传芳打仗时,为了渡淞江,两军在此地相持数月,因而坚决反对白的意见,何应钦很难决定,只好宣布暂时休会,以便协调双方意见。会后,白崇禧又当面与何应钦沟通,告诉何说:“我知道淞江的障碍,已令快路局备铁篷车,在车前端装置俄制的762山野炮;敌方最坚强的阵地,就是淞江34号桥的桥头堡,而此地也是我军必经之地。若铁篷车能抑制敌方桥头堡的机枪阵地,工兵即可破坏敌方防守的铁丝网,我军前进则没有问题。”何应钦见白崇禧已有如此部署,就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决议:第一军的第1、2、21师及第二十六军归白崇禧指挥,沿沪杭铁路前进;第3师、第14师、第十四军的两师、第十七军的两师,以及第十九军一部分由何应钦统率出长兴;杭州则由陈仪留守。
书包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小诸葛”的奇兵与险招(3)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计划,白崇禧由炮兵营长蒋壁陪同,坐上铁篷车亲到前方督战。铁篷车在前开路,大炮轰鸣,北军的机枪掩体大多被北伐军的炮火所摧毁,工兵扫除了所有铁丝网,大军顺利渡过淞江,占领松江城。毕庶澄沿江防守的部队,因刘峙部在淞江下游渡河进攻,毕部左右支拙,被迫退入上海闸北车站。刘峙乘胜追到上海公共租界,租界的外国士兵向天空放枪,阻止北伐军前进。面对这一情况,白崇禧派信使进入租界,对租界守兵将领说:“如今为革命###军阀之时期,租界原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今姑不论,如果你们阻止革命军前进,必须负一切后果。”租界的守卫人员见北伐军态度强硬,不敢再横蛮阻挠。毕庶澄退入闸北,以为租界的外籍士兵会阻止革命军,因而毫无顾忌。当北伐军到达闸北时,毕军正在做饭。北伐军一到,毕军仓皇撤退,上海垂手而得。毕庶澄由于作战不力,被张宗昌枪毙了。
革命军所以能轻易占领上海,未遭受很大的困难,与钮永建活动上海税警来降有很大关系。然而不为白崇禧所认可的事实是,中共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成功,上海此时已在工人武装手中,北军已失去还手之力了。当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发动时,白崇禧部已扫清了浙江的孙军及张宗昌的队伍,逼近上海市郊。按理,他应当立即给上海工人以全力支援,但蒋介石早就给他下了秘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