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布一个局。这个局是皇帝一直在布的,林如海曾经是这个局中的关键。虽然林如海死得太早,但是林如海还是替皇帝完成了任务。
“棠棣,你是不是觉得朕很残忍?”皇帝淡淡地问道。
棠棣没有回答,这个时候无论他说什么都意味着死路一条。
皇帝并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这个问题不会有任何人敢回答,便自言自语道:“如果朕不利用她去完成这个局的话,最后死的会是朕和她,当然,还有你。但如果局完成了,那么朕将了却心中的大患,而你们也将平安度过这一生。”
棠棣明白这是皇帝的承诺,不过这皇帝的承诺能相信多少,他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他知道林黛玉是个很聪明的人,她在按照皇帝的布局走,虽然看上去都符合皇帝的预期,但是她却将自己放在了一个非常安全的位置。而且最让棠棣意想不到的是,林黛玉居然在这个困局中走出了几个妙招,现在的林黛玉不仅仅是皇帝棋子,更是皇帝的利益共同体。甚至棠棣发觉,就算皇帝死了,林黛玉也能活下去。
棠棣不明白林黛玉如何看明白这一切的,就算他自己身为这个局的布置人之一,他也自认为走不出林黛玉如此高超的妙棋。或许林家的女儿真的有那么一点不同凡响。
“先生。”正在棠棣沉思的时候,林黛玉已经在丫鬟们的簇拥下进了书房。
这棠棣是长辈、是老师,因此林黛玉倒也不用避讳太多。两人寒暄了几句,林黛玉便将人都打发了下去。棠棣明白,林黛玉是有话要说了。
“不知县主唤臣下过来所为何事?”棠棣询问道。
林黛玉笑道:“过几日便是我那表哥表姐的婚事,我怕是要过去贾府那边观礼。”
棠棣道:“县主但去无妨,我自会安排人手保护县主周全。”
林黛玉又道:“待我表哥表姐婚事了了,我想会姑苏长住。”
棠棣一愣,随即道:“怕是不妥。”
林黛玉道:“姑苏乃我祖籍所在地,又是父母的坟茔所在,我回去有何不妥?”
棠棣淡淡道:“陛下已为殿下准备好了婚事,待明年便是殿下的大婚之期,此刻不宜离京。”棠棣知道该来的总该来,便还是由自己说了罢。
林黛玉微微一愣,便晓得事情果然走出了自己的控制之外,便道:“可知是谁?”
棠棣知道黛玉素来是个有主意的人,这事断不能瞒着她。毕竟自己不是黛玉的亲长,对于婚事他本来就不该多嘴的。但他还是按照皇帝的安排,布置好了这个局。棠棣道:“安东郡王世子,水澈。”
皇宫大院,皇帝正搂着哲贵妃,淡淡说道:“怕是又要对不起你们林家了。”
哲贵妃自然听闻了林黛玉将要赐婚给安东郡王世子的事情了,她只是简单回答道:“为皇上尽忠何来对得起对不起呢?”
皇帝没有说什么,只是搂着怀中的人道:“朕对不起你们母子,也对不起林家,不过朕也有苦衷。”
哲贵妃没有接下这个话题,只是轻声道:“纯妹妹前些日子送了一些宁神香来,让臣妾点上,好让陛下早些安置了罢。”
皇帝没有说话,点点头算是应允了下来。
退思园美景奈何天
林黛玉听闻是“水澈”之后,心下大惊。她知道在这个时代,自己的婚事断不可能是自己做主。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皇上看了哪家中意的宗亲便将她指过去,但是她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挑中了水澈,而且还让自己过去当侧妃。黛玉冷笑了一声,道:“先生这是何意?就算我不是这县主身份,一个世子侧妃也太辱没我们林家嫡女了吧?”
棠棣答道:“并非陛下不知,只是陛下也有陛下的苦衷。”
“苦衷?”林黛玉听到这里心中无名火起,“什么苦衷!无非是想分化安东郡王一方的势力罢了,安抚世子?也亏你们能想出这个计策来!你以为人家亲父子是董卓与吕布么?就靠一个貂蝉就能让他们父子反目成仇?棠棣先生,你也太高看我了!”
棠棣脸上一阵红,他自然晓得这个计策无非是参考三国时代的美人计与连环计。而提出这个计策的自然是自己,棠棣在面红的同时也诧异黛玉对朝廷动态的了解,疑道:“县主殿下是如何知晓安东郡王之事的?可是有什么不长眼的人在殿下跟前乱嚼舌头。”
林黛玉听到棠棣的怀疑也暗自心惊,心想自己实在是不该失去理智而乱说,见棠棣追问也只能淡淡地答道:“哪有什么人在我跟前说三道四,只是棠棣先生未免也太小看先父的手段了。安东郡王之事,先父曾几次跟我提及过,如今外头风言风语的,我又不是听不见。”
棠棣听黛玉这般解释也没有再追问什么,他也晓得林如海毕竟也是干这一行的,论手段,林如海不知道高出自己多少。更何况林如海从事这行已经十几个念头,无论人脉还是资源都要丰富过自己,也不排除是林如海的老人将这些事情告诉了黛玉。棠棣见黛玉知道的事情并不算多,也不打算再追究此事,不过黛玉这般强势的反对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棠棣印象中,这个林黛玉一直停留在那个怯弱的大小姐身上。不过棠棣也没有多想,毕竟林黛玉也是大门大户里养着的千金,有些个硬气也是当然的。棠棣见黛玉如此反对,便只得皱眉道:“此事陛下只是询问殿下的意思,尚未下旨,还请殿下不必多虑。”
“不必多虑”?黛玉心里冷笑了一声,既然皇帝已经有了这个意思,那什么时候下旨不过就是走个流程罢了。不过黛玉也没胆子去指摘皇帝,只得淡淡地说:“还望先生转禀陛下,黛玉自认出身门第不高,配不上安东郡王世子,还望陛下另寻门当户对之人。”
棠棣也没有再在这个话题纠缠下去,他也知道黛玉是断不会允了的,便岔开话题闲聊起来。二人闲聊了好一会,棠棣便起身告辞,黛玉命锦雯将棠棣送至二门。
待棠棣走远之后,王嬷嬷等人便回到黛玉身边伺候,见黛玉面露不喜,便问道:“姑娘可是有什么心事?”
黛玉冷冷地说了一句,“棠棣大人希望我效仿貂蝉嫁入安东郡王府。”
黛玉虽然说得隐晦,但是王嬷嬷等人一句听得明白,王嬷嬷忙追问道:“这是陛下的旨意还是棠棣先生的意思?”
“明旨尚未发,但这却是陛下的意思。”黛玉站起身,“不过既然旨意还没下来就没有成定局,就算旨意下来了,我遵不遵旨还不定呢。”
黛玉丢下屋里的人朝林如海的小书房走去,这里是林家老宅最私隐的地方,除家主外,任何人皆不可靠近。至于屋内有什么,各家的暗桩均只发现藏有许多珍本或名贵字画,并无其他特别。于是各府都只是将这里视为林家老宅的藏宝阁,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林黛玉之所以来这小书房,为的就是寻找林如海曾经留下的人脉。她知道,棠棣一定会促成她与水澈的联姻。对于棠棣,林黛玉了解得很多。林如海曾私下告诉林黛玉,棠棣这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虽然林家于棠棣有恩,但是棠棣断不会为了这恩情而反对皇帝。更何况这美人计与连环计的计策还是棠棣所想,棠棣又如何会去反对?而宫中的哲贵妃也没在林黛玉的考虑当中,且不说这哲贵妃与林黛玉并无太多瓜葛,就算哲贵妃是林黛玉的亲姑姑,她也没有胆量去反对皇帝。否则仅凭一句“后宫不得干预朝政”便可将哲贵妃送进死牢。黛玉现在需要的是一个重臣去反对,至于反对的理由,且找到这样的人再说。
黛玉命林忠领着林家的死士守住小书房外的院门,自己则进了小书房,待确定没有人窥伺之后,她按照林如海的嘱咐,先转动了书桌上的汝窑瓷瓶,顿时房门与窗户便死死锁上,几帘厚厚的帷幕落下,彻底隔开了书房与外界。黛玉看了看,对自己便宜老爹的发明有些无语。那些帷幕的确不透光,而且似乎还有吸音的效果。黛玉想,也许林如海下辈子可以考虑去fbi或国安局任职。
林黛玉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副唐寅仕女图前,摸了摸墙壁,果然有个细微的突起。轻轻地恩下去之后,仕女图后忽然多出一个柜子来。黛玉掏出钥匙,打开柜子。最上面的是一份薄薄的名册。
黛玉拿出名册,做到书桌前细细的翻阅起来。林如海详细地将每人的事情记录了下来,而这些记录以及所提及的材料是足以让这个人抄家灭门。黛玉忽然明白了林如海为什么对这个小册子有这么大的自信,有了这份册子,这林家怕是潜伏在朝廷里最大的世家了。
不过黛玉对于朝廷大事没有多大的兴趣,她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够大的权贵来阻止皇帝葬送自己的幸福,而最佳的人选应该就是北静王,水溶。
对于北静王,黛玉在《红楼梦》中已经知道了不少,这北静王算是这一代中最受宠的郡王了。虽然他依旧是名列四王当中,但是他却是四王八公中唯一能说服皇帝的人,由此可见此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即便在贾家抄没之后,北静王还是最大努力地保护这个家族的主子。
黛玉微微皱了下眉头,她在材料中看到了北静王与安东郡王的一些私下交易。不可否认,这北静王恐怕是安东郡王这边最没有权利欲望的人,但这并不排斥他依旧是安东郡王的心腹之一。安东郡王需要北静王在士林中的号召力,毕竟没有清流的支持,安东郡王就算登上了皇位也难免被后世诟病。何况安东郡王也没有前朝皇帝诛灭方孝孺十族那样的魄力,因此少不得要想清流妥协。
虽然黛玉对于北静王这样“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做法没有多少轻视,但是对于水溶装出一幅“不理朝政”的清高样还是有些看不过去。但是黛玉不准备得罪他,因为日后营救贾家的人还是需要仰仗他的。
黛玉看完北静王的资料之后,便按照资料上所提及的方法给北静王修书了一封。毕竟林家在读书人心中还是略有才名,林如海过世后,天下士子的领袖隐约便是北静王。而黛玉的书信只不过是请北静王替自己的父亲整理文集,这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何况若有北静王来修订林如海的文集,对林如海的才名也是一个最后论定,而于北静王的名声也大有好处,算得上是雅事一件。
黛玉差人将信与拜帖送至北静王府之后,很促狭地想象北静王一脸惊讶的样子。她猜北静王一定认为林如海死后,自己再无把柄了。不过林黛玉倒也不担心北静王会有多大的反弹,毕竟林黛玉所透露的把柄是比较无害的,就是林黛玉知道了北静王某些庄子的一些不干净的手脚。这些事情对北静王本身并无多大的伤害,但是对于北静王的名声却是极其有损。黛玉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条,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并不算太困难,而且自己也不想引起水溶的杀心。要不然虽然不用嫁给水澈,但是丢了自己的小命岂不是太不划算?
不出林黛玉的意料,仅仅是在次日,北静王府便差人将回帖送了过来。不过回帖的名义却是北静王妃,邀请林黛玉去退思园赏花。黛玉看到这回帖有些哭笑不得,心想北静王为人也太谨慎了点。不过黛玉倒也挺高兴,能去退思园赏花当然是一件美事。何况花期即将结束,再不去这号称天下第一雅致的退思园看看花就有些遗憾了。
既然是北静王妃有邀,林府上下便行动起来,虽然北静王妃说这只是一次私下的游园活动,但是一些礼节还是不能少的。黛玉安静地任凭宫女们摆弄,看着自己的脸上被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的粉,黛玉眉头一皱,冷冷地道:“取水来,我自己来弄。”
黛玉实在不敢恭维时下的流行趋势,虽然她很想表现得跟其他人一样,但是将自己的脸弄得跟大马猴的屁股一样还是无法接受。黛玉将自己的常用的粉、胭脂还有眉笔取了过来,淡淡地化了个裸妆。虽然没有那么雍容华贵,但是确实清透舒爽。黛玉看了看铜镜中模糊的样貌,心想大概也差不多了吧?
宫女将内制的华服取了过来,让黛玉挑选。黛玉挑了件稍微顺眼的便换上了。黛玉其实很想用自己设计的衣服,但是她也晓得自己所设计的衣服都被看作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衣服,若是穿了去,怕是少不得有人在背后说林府如何如何。
待收拾妥当之后,黛玉便乘着县主的鸾驾朝退思园而去。
这退思园乃北静王的私园,有山有水,收拾得格外雅致。皇帝一次临幸退思园之后,脱口而出赞退思园“天下第一雅致”,于是退思园便在京城中格外有名。只是退思园有被皇帝临幸,因此北静王极少邀请人来退思园。但是这